中国科大诚聘特任副研究员(特任高级工程师)暨博士后
学校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党为研制“两弹一星”培养尖端科技人才而创办的一所新型的、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她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自1958年建校以来,中国科大一直将瞄准国家战略,服务重大需求,汇聚一流人才作为推进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建校之初,华罗庚、钱学森、严济慈、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大批国内最有声望的科学家和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加盟我校。在历任科学家的星火相传之下,代代师生潜心向学,勇攀高峰,学校迅速成为学术精湛、创新发展、锐意进取的中国一流研究型大学,为国家为世界培养了大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
中国科大是全国唯一同时实施“985”、“211”和“知识创新”三大工程的大学,唯一拥有两所国家实验室的大学,也是自1999年国家奖励制度改革以来,唯一获得两次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内地高校。中国科大师资队伍精干,拥有两院院士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不重复统计共496人,占固定教师队伍总数的37%。2017年,中国科大入选首批国家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5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11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是全国唯一的数、理、化、天、地、生、材全部为“双一流”建设学科的高校。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7个A 学科,共15个A类学科。学校共有12个国家级科研机构、4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62个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在量子信息、铁基超导、纳米科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地球环境、生命健康、火灾科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成果。
中国科大全面参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建设,加快建设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主导或参与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稳步推进合肥先进光源预研、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分中心)、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 (合肥一级核心站)、子午工程二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成立中科院比较行星学卓越创新中心、临床研究医院(合肥)。构建一流学科生态,强化基础学科,发展科大“新医学”“新工科”“新文科”,推进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建设,成立信息与智能学部。自然指数跃居全球高校第9位,附属第一医院跻身全国进步最快医院前五名。学校将继续以更加卓越的发展平台对接全球创新资源、汇聚全球创新人才。
中国科大特设立“墨子杰出青年特殊津贴”,重金诚聘海内外青年人才加盟聘期制科研队伍,入选者年薪可超40万元。最好的平台期待最优秀的你!
岗位介绍
A. 特任副研究员/特任高级工程师
要求:(1)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2)国内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或优秀博士后;国外著名高校优秀博士毕业生,业绩突出。
聘期:合同期限最长3年,可续聘一次。
待遇:基础年薪23万元起(含合肥市五险一金及租房补贴),平台支持上不封顶。获学校“墨子杰出青年特殊津贴”一等资助,年薪37万起;或二等资助,年薪27万元起。
考核方式:专项年度考核,聘期期满考核。年度考核优秀者(约占全体考核人员30%)将获2万元奖励;年度考核特优者(约占全体考核人员5%)将另获5万元一次性奖励。
奖励措施:若在聘期内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或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可转聘为教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可转聘为固定岗位特任教授。
B. 博士后
要求:(1)博士论文答辩通过;(2)年龄不超过35周岁(申请企业后年龄不超过38岁)。
聘期:合同期限最长3年,(若在聘期结束前出站,视为聘期提前结束,待遇停止)可续聘一次。
待遇:基础年薪20万元起(含合肥市五险一金及租房补贴),平台支持上不封顶。获学校“墨子杰出青年特殊津贴”一等资助,年薪35万元起;或二等资助,年薪25万元起。
考核方式:专项年度考核,聘期期满考核。年度考核优秀者(约占全体考核人员30%)将获2万元奖励;年度考核特优者(约占全体考核人员5%)将另获5万元一次性奖励。
奖励办法:若在聘期内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可转聘为固定岗位特任教授。
我们的优势:
待遇高。极具竞争力的薪酬。
起点高。获聘人员将进入我校高水平科研团队工作,无需自己搭建实验平台,直接享受优质的硬件条件,可迅速开展工作,取得学术成果。
氛围好。师生潜心向学,执着攻关创新,是难得的学术净土。
空间大。我校学术实力雄厚,交叉氛围浓郁。特任副研究员在我校工作期间,学术视野和研究能力将会得到不断提升,特别优秀者可独立从事研究,获得晋升。同时,我校各类科研交流合作十分活跃,包括与境外学术机构。部分优秀人员可获得出国进修的机会。
生活好。未成年子女将按年龄进入拥有安徽顶尖教育质量的科大附属幼儿园、附小、附中就读。幼儿园为孩子每日提供三餐一点,免除家庭的后顾之忧。同时,学校提供校内周转房租住,上下班方便。若在校外租房,学校可提供租房补贴。
应聘程序
应聘者请填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聘期制人员推荐(自荐)表-特任副研究员/特任高级工程师》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聘期制人员推荐(自荐)表-博士后研究员》,并提交规定申报材料至相关招聘负责人。
聘用需求(可点击单位逐条查看,特别建议利用浏览器搜索功能(ctrl F)搜索专业方向关键词,避免错过跨学科研究机会)非完全版,供参考。请大家同时关注我校课题组在相关学术媒体发布的招聘信息。
数学科学学院
一级单位 | 二级单位 | 平台 | 专业方向 | 招聘条件 | 应聘联系 | 需求人数 | 最晚到岗时间 |
数学科学学院 | 数学系 | 数学物理团队。研究课题和研究兴趣包括可积系统理论、量子场论、弦理论、Frobenius 流形、曲线模空间和Gromov-Witten不变量。团队研究人员:程艺,胡森,陈卿,殷峥,左达峰,杨迪,许小卫,许斌,宋百林,周春辉 | 可积系统、量子场论、弦理论、微分几何、代数几何、复分析、表示论、李代数 | 获得相关方向的博士学位。有一定的文章发表或预印本。 | 王毅 0551-63600209 wangyi@ustc.edu.cn | 若干 | 待招满为止 |
动力系统团队。研究课题及兴趣包括动力系统的主要方向以及动力系统理论在数论、生物数学等其它数学分支中的应用。团队研究人员:叶向东,李思敏,黄文,王毅,梁兴,邵松,许雷叶 | 动力系统 | 具有相关方向的博士学位。有一定的文章发表或预印本以佐证申请人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 |||||
微分几何团队。研究课题和研究兴趣包括:几何发展方程、非线性PDE及其几何应用,向量丛上的几何分析、子流形几何、复Mong-Ampere方程及复几何、non-abelian Hodge theory。团队研究人员:李嘉禹、陈卿、张希、王兵、刘世平、王作勤、李皓昭、许小卫、张川静、沈良民、李超 | 微分几何,几何分析 | 近年来获得相关方向的博士学位。有一定的文章发表或预印本以体现申请人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 |||||
偏微分方程团队。研究课题和研究兴趣包括:完全非线性椭圆方程、非线性波动方程和色散方程、CR几何、最优运输、极小曲面、Allen-Cahn方程、KP-I方程,GP方程及可积系统、Hessian方程、Monge-Ampere方程、Ricci流、调和映照、凸几何。团队研究人员:麻希南、殷浩,赵立丰、刘勇、张永兵、陈世炳 | 偏微分方程及应用 | 近年来获得相关方向的博士学位。有一定的文章发表或预印本以体现申请人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 |||||
代数几何团队。项目和研究兴趣:Hodge theory, p-adic Hodge theory, char p birational geometry, Calabi-Yau geometry, L^2 cohomology theory, Hyerplane arrangements, singularity theory, p-adic integration。研究人员:左康,盛茂,张磊,许金兴,申屠钧超,刘永强,李沐西 | 代数几何,算术几何 | 获得相关方向的博士学位。有一定的文章发表或预印本以佐证申请人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 |||||
数论与算术几何团队。专业方向:代数数论,算术几何及相关领域,具体包括p-adic表示,Iwasawa理论,代数簇上的有理点、整点、0-闭链的局部整体原则,代数编码,密码理论等。研究团队:欧阳毅,梁永祺,陈轶骅,李加宁,张神星。 | 代数数论,代数几何 | 获得相关方向的博士学位。有一定的文章发表或预印本。 | |||||
分析团队。专业方向:Clifford分析、多复变、调和分析、算子理论。团队研究人员:任广斌、罗罗、刘聪文、郭经纬、张安、王谢平。 | 复分析、调和分析或泛函分析 | 获得相关方向博士学位。有一定的文章发表或预印本以佐证申请人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 |||||
代数与表示论团队。专业方向:各类代数结构及其表示理论,包括群结构与群类理论,群表示论,李代数与李群表示,结合代数表示论,Hopf代数与量子群,交换代数,同伦同调理论,非交换几何,模型范畴,operad与高阶范畴理论等。研究团队成员:郭文彬,陈洪佳,陈小伍,乐珏,申伊塃,史毅茜,叶郁,吕为国,汪任。 | 群论、环与代数、李理论、同调理论等 | 获得相关方向的博士学位。有一定的文章发表或预印本。 | |||||
计算与应用数学系 | 张梦萍课题组 | 计算数学、计算流体力学 | 获得相关方向博士学位,或者已完成博士论文答辩的应届博士毕业生,2-4人 | 刘利刚 0551-63600985 lgliu@ustc.edu.cn | |||
马杰课题组,更多信息请见个人主页http://staff.ustc.edu.cn/~jiema/ | 组合图论 | 获得组合图论等相关方向博士学位,研究兴趣包括极值组合、图论、概率方法及在这些方向在理论计算机和运筹学上的应用。 | |||||
徐岩课题组 |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 获得计算数学相关方向的博士学位 | |||||
张举勇课题组 | 三维机器视觉 | 获得计算机视觉相关方向的博士学位 | |||||
图形与几何计算实验室 主页http://gcl.ustc.edu.cn/ | 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设计 | 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数学、计算力学方向博士学位 | |||||
概率统计系 | 概率统计系新成立,需要各个方向的优秀人员加入。 | 概率统计 | 获得概率,统计,金融数学及相关领域博士学位 | 张土生 0551-63600642 tushengz@ustc.edu.cn |
物理学院点击查看详情)
0551-63606922
lj1257@ustc.edu.cn
2、具有创新思维,具备强的独立从事课题研究的能力;
3、研究领域覆盖以下一个或多个研究方向:
(1)计算机视觉
(2)多媒体计算
(3)类脑视觉计算
(4)显微影像分析
(5)脑神经环路解析与认知机制
(6)计算神经科学与神经信息学
4、已获各个专业方向的博士学位,或已完成博士论文答辩的应届博士毕业生,或其他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出站的研究人员;
5、特任副研究员年龄在38周岁以下,博士后年龄在3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具备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条件;
6、有计算机视觉、多媒体计算、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神经科学、成像技术、神经解剖学等领域高质量论文者优先。
0551-63607515
niant209@ustc.edu.cn
2.掌握电镜成像理论与技术,能够熟练使用电镜进行科学研究,能承担一定的仪器故障分析和维护工作;
3.熟悉电镜自动化控制和电镜图像处理相关算法,熟悉Python、Matlab等编程语言;
4.掌握生物电镜样品制备方法;
5.具有创新思维和独立的科研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
0551-63607852
xumr@ustc.edu.cn
博士后:模式识别
0551-63603645
lrdai@ustc.edu.cn
0551-63603995
zxs125@mail.ustc.edu.cn
0551-63600573
wdwang@ustc.edu.cn
0551-63600485
wyzhou@ustc.edu.cn
0551-63601310
daixc@ustc.edu.cn
0551-63600583
liugy@ustc.edu.cn
0551-63606104
chenzh@ustc.edu.cn
研究所,负责人:姚新教授,主页http://ubri.ustc.edu.cn/
0551-63606731
hchen@ustc.edu.cn
0551-63601553
psb@ustc.edu.cn
研究所或企业工作经历者优先,工作严谨踏实,具有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