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师范大学第九届“国际高端人才论坛”
诚邀海内外人才加盟
一、论坛简介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学校进步靠人才。为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观为指导,强化“人才强校”战略地位,落实做细“天津师范大学人才工作会议”系列政策举措,持续营造“人才优先”、“创业争先”良好氛围。天津师范大学将于2024年12月26日召开第九届“国际高端人才论坛”,诚邀全球英才共襄盛举,共向未来。
2018年以来,学校已成功举办八届“国际高端人才论坛”,先后共有十余个国家和中国大陆、香港、澳门等地区颇具影响、业绩突出的400余位专家学者、青年才俊参加论坛。以论坛为载体,宣传人才政策,搭建交流平台,畅通选才渠道,扩大引智成果。
二、论坛时间与形式
1.主论坛、分论坛:北京时间2024年12月26日
2.本届论坛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由主论坛和分论坛两部分组成,包括专题报告、学术研讨、对接洽谈等内容。
三、邀请对象
原则上年龄不超过40周岁(特别优秀者可以不受年龄限制),具有海内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在相关学科领域取得优异成绩或具有发展潜力的专家学者。
四、招聘岗位及待遇
近年来,为发挥高层次人才以点带面的引领示范作用,学校以工作实绩为标准、以知识价值为导向,推动绩效分配制度改革,持续加大绩效激励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的倾斜力度,为人才提供科研经费、实验条件、招生计划等全方位的配套支撑,并在景色如画的生态校园内建成九年一贯制的附属实验学校,为人才子女提供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保障。
层次 |
岗位名称 |
申请条件 |
年薪标准 |
引进人才 配套待遇 |
学 科 领 军 人 才 |
院士及相当级别 |
具有院士级别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能够引领国内外相关学科发展趋势的顶尖专家,且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2)国际上相当级别的科学家; (3)天津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4)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5)取得经高级别专家认定的相当于院士水平的业绩成果。 |
120万 |
满足工作需求 |
继之讲席 教授 |
学术水平卓越,在国内外有较大学术影响,在相关学科建设发展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且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高层次海外人才支持计划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外专长期项目人选; (2)国家“特支计划”杰出人才、领军人才; (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专家; (5)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6)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7)国家级教学名师; (8)国家级一级学会会长; (9)立足“四个面向”,在前沿领域做出重大原创性贡献或突破性成果的同等水平领军人才。 |
90万 |
提供校内不低于130平米住房;
科研启动费:1000万(理工),400万(文)
(或一人一议) |
|
学 科 领 军 人 才 |
继之杰出 教授 |
学术水平拔尖,在国内外有较大学术影响,学术活跃度高,且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国家高层次海外人才支持计划青年项目人选; (3)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4)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 (5)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6)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7)中央马工程重点教材首席专家 (8)主持在研国家社科重大基金招标项目(第一负责人),或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第一负责人),或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第一负责人)等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 (9)立足“四个面向”,在前沿领域做出较大贡献或取得突出成果的同等水平领军人才。 |
60万 |
提供校内不低于110平米住房或提供安家及住房补贴:260万
科研启动费:400万(理工),150万(文)
(或一人一议) |
学 术 杰 出 人 才
|
海河杰出 教授 |
学术成果丰富,立足创新研究,是学科建设发展的中流砥柱,且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人选; (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获得者; (4)天津市“杰出人才”; (5)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 (6)天津市高层次海外人才支持计划创新长期项目、外专长期项目人选; (7)天津市特聘教授; (8)立足“四个面向”,在前沿领域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取得突出实绩或标志性成果的同等水平骨干人才。 |
50万 |
安家及住房补贴: 120万
科研启动费:70-100万(理工),30-50(文)
(或一人一议) |
海河教学 名师 |
(1)在立德树人与人才培养方面成果突出,在教学领域的业绩、影响、贡献获得广泛认同,获评天津市“教学名师”,且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前2)或二等奖(排名第1) (2)相当级别的教学类业绩成果的教学骨干人才。 |
50万 |
—— |
|
海河英才 教授 |
有较大学术发展潜力,创新研究成果突出,积极促进学科发展,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人选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8周岁,人文社会科学类人选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且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天津市高层次海外人才支持计划青年项目人选; (2)天津市“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3)天津市特聘教授青年学者; (4)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5)立足“四个面向”,在前沿领域取得代表性成果且水平位于学科领域同类人才前列的同等水平骨干人才。 |
45万 |
安家及住房补贴:90万
科研启动费:50-80万(理工),20-40万(文)
(或一人一议) |
|
引 进 后 备 人 才 |
校特聘教授 校渤海学者 引进A1 引进A2 引进B1 引进B2 |
应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重点领域获得较高标志性成果,具有创新发展潜力。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人选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人文社会科学类人选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 各岗位具体条件依据对应岗位要求执行。 |
约20-40万 |
安家及住房补贴:10-40万
科研启动费: 4-50万(理工),2-20万(文)
(或一人一议) |
博 士 后 人 才 |
普通博士后
师资博士后 |
我校设有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理学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并在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和世界史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招收师资博士后。 申请进站人员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并符合各流动站对专业和业绩的相关要求。申请师资博士后人员还需满足以下条件: (1)在境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获得博士学位; (2)具有较好的科研创新能力和较大发展潜力,满足师大政发(2020〕29号《天津师范大学师资博士后实施办法(试行)》规定的业绩条件。 |
约8-20万 |
师资博士后年薪20万元;全职普通博士后年薪8-10万元。 根据国家、天津市相关政策,符合条件的博士后人员还可申请相应资助。 |
五、招聘学院/学科、招聘专业或研究方向(详见附件)
六、申请方式
符合条件的申请者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打开链接,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所需材料。
申请报名截止时间为:2024年12月10日。
扫描上方二维码,或登录网址:
网址:https://crm.9151.com.cn/13Fv2 完成在线报名!
七、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国际高端人才论坛筹备组
人事处联系人:门老师、郭老师
电话:022-23766267;022-23766266
邮箱:gjgdlt@tjnu.edu.cn
附各学院联系方式
八、天津师范大学简介(用图表方式编辑呈现)
天津师范大学始建于1958年,是天津百年师范教育的传承者,天津基础教育文脉发祥地,天津唯一面向基础教育培养优质师资的师范大学。学校办学资源丰富,设施设备精良。人文精神厚重,环境美丽优雅,生态风格独特,入列全国文明校园。学校设有3个学部,19个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5232人。校园占地3500亩,含771亩自然湖泊湿地,建筑面积85.08万平方米。
学校高层次人才聚集,师资队伍精良。在校教职工2561人。国家级顶尖人才称号7人,国家特支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国家级人才77人次;两院外籍院士2名,双聘院士3人;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天津市特聘教授/青年学者等省部级人才118人次。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攀升。学校研究生教育包含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现有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个教育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心理学和世界史2个学科入列教育部优先支持发展学科;教育学和地理学2个学科入列教育部优先支持发展学科集群行列。2个学科进入A类,10个学科进入B类学科以上。先后获批国家重点学科2个,市顶尖学科培育建设学科4个,市一流学科7个,市重点学科18个,市特色学科(群)15个,市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4个。化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马克思主义学院入列全国重点马院。“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着力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文科集群,推动新文科建设,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再上新水平。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国际交流合作广泛。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服务“中华文化走出去”重大需求,入选国家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学校,与教育部、天津市政府共建“天津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师教育学院”,与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共建“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研究院”,与教育部出国留学服务中心共建“出国留学培训基地”。
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主动融入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建立“京津冀生态文明发展研究院”“京津冀心理健康与社会治理中心”“京津冀国际中文教育交流中心”“京津冀教师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服务国家古籍保护重大需求,建立“古籍保护研究院”;积极服务天津“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及12条产业链建设,83家以智能科技、信创产业为主体的科创企业进驻天开高教科创园核心区或西翼,同百度等企业共建地理空间信息现代产业学院。学校3个智库入选天津市高端智库(含培育智库1个),7个智库入选天津市高校智库(含培育智库1个),11个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1个智库入选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天津市高校智库发展研究中心落户我校。
站在历史新起点,学校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面推进特色鲜明世界知名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